白亚歌,洛阳国际学校中学部语文教师,校优秀教师。作为教师,她时刻提醒着自己所从事工作的特殊性:我的哪怕一丁点的失误,就会造成一群孩子的错误;我对一个孩子不负责任,就是对一个家庭的不负责任。我愿意用我的努力换来一张张满意的笑脸!
向课堂要高分,向高分要高能
——在LYIS经验交流暨期中总结大会上的发言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首先感谢学校对我的器重和培养!但是说实话,坐在这里,我很惶恐。其实,在教学工作中,大家都是我的老师。今天,借此机会把我的一点浅薄的见解和大家谈一谈,抛砖引玉。
一、加强修养,塑造良好“师德”形象。
孔子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坚持给学生一个好的示范;在教学中,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要有优生差生的优待或歧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爱护学生。
二、深研教材,把握课本重难点。
虽然教了几年学,但初中教材我还是首次接触。怎样教好这些孩子们,既高分又高能,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挑战。有这样的危机意识,我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一套教材的六册收集全,然后通读一遍,做到自己对于全套教材心中有数。新学期开始,我先把教材研究一遍,明确这一册教材的整体内容,分析出本册教材中的重点篇目,在一个学期的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三、教学过程中重兴趣培养,抓重点,选教法学法。
(1)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针对本学段学生年龄特点,结合学生知识基础,去多层面激发学生兴趣。学习新课时,我总会把教学内容各个环节仔细过滤一遍,采用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导入语。
(2)教师要少讲,留下时间给学生。讲的少就逼着自己去研究哪些是必讲的内容,哪些是讲了以后学生能记住、能理解的内容。魏书生老师有一段话讲的非常好:如果讲某篇课文的时候,生怕讲的不全,而被考试钻了空子,就面面俱到,那就太累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哪一篇课文,都可以展开来出上一百道习题不止。为了堵这些小题而多讲不少内容,结果大讲特讲,学生不仅没记住这么多内容,结果连重点内容也被冲淡而无暇掌握了。因此我在教学中,每一篇课文我都是抓住重点内容去讲,那些可讲可不讲的内容,我就大胆舍弃,这样就能节省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读课文,去做练习。
(3)不同的文章采用不同的方法去教去学。精读课文就多用点时间,师生共同探讨、交流、学习,分步感悟,循序渐进完成学习目标。自读课文就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悟,很多问题就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对于真解决不了的问题再提交全班讨论解决。
四、重基础,重视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落实学习目标。
(1)强化基础教学。每一张试卷,基础题所占的分值都会占百分之七八十,学生存在“基础题失分严重,拔高题得不了多少分”的现象,这就是警钟。
(2)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包括说话和写作两个方面。
1、说话。一定要多说,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多说话,让尽量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有时我们担心一旦将课堂放开,会收不回来,会影响教学进度,会扰乱课堂秩序等。其实,我们只要将教学内容设计好,将课堂中对于学生的要求明确清晰,甚至是小组的任务分工明确,由易到难的逐步进行训练,学生会很快的适应,形成习惯,也会非常愿意进行这样的教学活动。
多诵读。语文课堂要有点读书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如朱自清的《春》是篇写景散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一些形容词、动词生动传神,学生在多次朗读中,通过品味重点词句,既能明白语意,也能悟到语言的情味。
2、多写。写作文是一部分学生的头疼项目,在作文教学中,要想办法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对于学生无话可说,内容空洞的现象,要个案教学,找准症结所在,引导他们找到下笔点。在学生学习写作的过程中,一些写作的基本技巧要陆续教给他们,尽快使学生的写作规范化。同时,中考对作文的细节要求也对学生讲明,让学生提前养成高标准要求自己的好习惯。如:标点的正确使用;习作正确的书写格式;如何让自己的作文在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成功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比如巧妙设置题目,让它成为你作文的“月亮”,光芒普照整篇文章,比如开头和结尾采取的样式,添加名言警句,增加文章的深度,比如灵活运用一些修辞手法,让它成为整篇作文的“繁星”等。
五、研究考试动向,进行针对性教学。
《新课程标准》和《中招考试语文大纲》这两本书,我认为从初一就要认真研究,总结考点,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有一本参考资料《五年中考三年模拟》,它可以帮助我们从各地区近几年的习题中发现出题走势,熟练把握中考的题型,比如:对于课内文言文一般就考查三类题:1、解释3-4个词语,2、翻译两句话,3、考查关于文章内容或写法的一个问题。我试着总结了一些常见题型的做题方法,比如课外阅读会考到赏析语言的题目,我给学生总结出一个答题思路: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再比如考试经常会考到某一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我就给学生总结出:开头段作用就是:引起下文、为下文某个内容作铺垫、设置悬念、开篇点题;中间段就是过渡即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结尾段就是总结全文、深化中心,点明主旨或者照应开头,首尾呼应。这样学生面对一些同类题型时就不会茫然失措。
六、落实培优补差措施。
老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但也要在心里清楚的知道哪些学生在语文上是优秀生,哪些学生在语文上是学困生。经过一两次考试,这些群体也已经初步形成,我们要关注包括中等生这三类不同层次的群体,因材施教。结合教学进度,适当给学有余力的部分学生布置一些稍微难一点的题目,引导优等生克服浮躁、眼高手低等不良倾向,扎扎实实的夯实基础。对中等生要加强基础落实,适当拔高能力,使之进入优等生行列。帮助学困生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在布置作业时,采取分层次的要求。
总之,教学工作千头万绪,实施起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键还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要高能也要高分,教学计划要想全面,做到有针对性,落实要扎实到位,反思工作要及时。
以上仅是我对语文教学的一点浅薄理解和不成熟的认识,希望各位领导和同仁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多帮助和指导,我有决心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更加努力的去钻研、去实践,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