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引路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鸟的天堂》。下面,老师书写课题,同学们思考:看到到题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请写在便利贴上。
生:边看课题,边思考,并把结果写在便利贴上。
师:思考好了吗?谁来提问?好,宋向明,请你来说。
生1: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生2:为什么这里称为鸟的天堂?
师:这两个问题,提的很好,看来你们都是爱思考的孩子。还有这么多同学想问,我们就把问题集中起来,由组长贴在黑板上吧!
生:张贴便利贴。
师:诶,有一个同学问的很好,鸟的天堂用英语怎么说?
Bird’s Paradise ,请跟老师一起说。
生:Bird’s Paradise ,Bird’s Paradise .
师:老师看了看,同学们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鸟的天堂是什么?为什么这里能称为鸟的天堂?两个方面。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两方面问题来学习课文。请看任务驱动。
二、任务驱动
师:谁来读题?王妍彤同学,请你来读。
生:大声朗读题目。
Task 1:通读全文、自主探究:(2 minutes)
为什么作者称这里为鸟的天堂?请你用圈、点、读、画、想等方式,独立完成。
Task 2:分组讨论、合作探究:(2 minutes)
对树感兴趣的同学,自学7、8自然段;对鸟感兴趣的同学,自学12、13自然段。各小组分别找出文中描写榕树、众鸟纷飞景象的词语、句子,仔细读一读。
Task 3:小组汇报、交流展示:(4 minutes)
通过课文、谈论,你心目中的大榕树是什么样的? 你心目中的鸟儿又是怎样的?请运用你喜欢的方式展示出来。
Task 4:总结归纳、分角色朗诵:(3 minutes)
作者在两次描写鸟的天堂时采用了怎样的手法?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带着这种感情,分别朗读7、8自然段和12、13自然段。
师:下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到书中去找知识吧!(老师征求分组意见,给同学发台签)
生:自主选择自学榕树部分或者鸟儿部分。然后按小组进行讨论、探究,开始完成任务。
师:哪个小组准备好第一个问题了?请举手?
生1:汇报、展示……
师:谁还有更好的答案?
生2:汇报、展示……
师:展示完后,你觉得他们表现的怎么样?
生3:我觉得他们演示的很生动、很形象,很好刻画了榕树的茂盛、生机勃勃以及鸟儿纷飞时的热闹景象。
师:很好。那么,你在学习过程中,最喜欢哪些词语或者句子?谁能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我最喜欢第8自然段第三句。(有感情的朗读)因为它它采用联想的手法,写出了树叶的翠绿和明亮。
师:是啊,我们的大榕树是那么的绿、那么的茂盛、那么的生机勃勃,不信你看这盘根错节的枝干,翠绿的一丛丛。
生:老师,我最喜欢的是第12自然段最后一句。因为它不仅写出了鸟儿的大小、颜色,还写出了鸟儿的各种活动场景。
师:说的真好!孩子们我们怎么办?
生:12123,掌声鼓励。
师:是啊!我们的鸟儿纷飞时大的、小的、黑的、花的,各种各样,形色不一。不信你看,(教师出示视频)正是这样热闹的场面,才令作者不禁想起天堂,将这数百年的大榕树称之为鸟的天堂。那么,巴金爷爷,使用了什么魔法,将这里描绘的这样神奇、生动?请看Task 4:作者在两次描写鸟的天堂时采用了怎样的手法?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个小组来挑战?
生:作者在7、8自然段描写的是静态的大榕树,是静态描写;12、13自然段描写的是鸟儿纷飞的景象,是动态描写。整体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
师:说的很好,看来你已经深刻的了解了本文。那么,这一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生: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师: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情,分别朗读7、8自然段和12、13自然段。
(教师播放配乐视频,男女生和老师分角色接读课文)
三、知识梳理 (学生先写2分钟)
1、 巴金前辈笔下的鸟的天堂指的是 ,因为
、 。
2、 作者在描写第一次参观“鸟的天堂”时,采用的是 描写;
作者在描写第二次参观“鸟的天堂”时,采用的是 描写;
文章整体运用的描写手法是 、 。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师:讲到这里,我们已经学了那么多的东西。下面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吧。
同学们请看任务单,先独立完成。(2分钟后)教师提问、点拨。
师:讲到这里,同学们你们课前的疑惑解决了吗?究竟学的怎么样?请看多元评价。
四、多元评价
评出本节课表现最好的小组和个人,颁发智慧小礼物。
师:分别由同学、老师、嘉宾评选出本节课表现最好的个人和小组。
生:我觉得王妍彤表现最好,因为她回答问题最积极,表演的最生动……
五、作业
师:下面请看课后作业:
1、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摘抄在采集本上,并且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
2、巴金爷爷把“鸟的天堂”写的那么美,那么你身边有哪些美好的景色、事物?请模仿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试着写一写……(ECA课后延伸拓展课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