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国际学校
 
  新闻速递
 
 
 
lyis位置:洛阳理思实验学校(原洛阳国际学校) >> 校园新闻 >> 新闻速递 >> 浏览文章  
“倒水”的学问——课堂容量与阅读
2013-8-22 12:01:50 本站原创 王佳楠 【字体:

在教英语时,我常常会有个困惑:一节课的时间,教给学生的,竟然只有grammar focus的几句话!是不是太单薄了呢?可是讲多了学生不一定接受啊。有人曾生动地把教师的传道授业比喻为“倒水”,学生是一个个杯子,老师则好像是无穷无尽的水源。那我们每一堂课应该倒多少水呢?

这是个课堂容量问题。狭义地说,就是我们课上教会给了孩子多少知识,追求量的话,稍不留神就会被扣上“填鸭式教学”的帽子,可若过分简化,又显得课堂单薄没有效率。但我认为课堂容量不必讨论知识的“灌输”,因为课堂主体不是老师,这样理解的话角度本身就存在问题。曾经一个国外著名大学校长曾说,当学生把所有公式定义全忘了,脑海中还剩下的知识,恰恰是最重要的。所以,课堂容量的扩充在于多元知识探索欲的激发与启迪。但如何实现呢?崔校长给了一个很好的建议——鼓励学生阅读。

在孟津双语参观时,楼梯间的“书吧”和隆重的读书节,都让我很有触动,有句话说,“一个热爱阅读的民族定是个优秀的民族”,那么,一个热爱阅读的学校定是个前途光明的学校。双语把阅读文化彰显得淋漓尽致,其优秀也不足为奇。如果能把这种阅读文化贯穿于课堂,我想效果会更加凸显。以前在中学两个班做过一个调查,题目是“对老师推荐的书或者节目,你会?”约有85%的学生选择“尽量找到来看”,只有15%的学生“不太在意”,这说明,在老师的强大的影响力下,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多接触书,特别是好书。具体怎样操作呢?我举个例子。比如我在上“Id like some noodles”这节课时,可能在最后五分钟,会提到彼得·伯沃什的《是肉七分毒》,或者《红楼梦》里精妙的饮食文化。我不知道这样会不会被定性为“乱讲”,或者“僭越”,但我是在自己有限的知识面里,向学生们打开一扇扇窗,也许,有那么几个学生,恰恰透过这几扇窗,看到了别样的风景,有了别样的人生。启迪和顿悟,有时就是一本书的事。

说到这里,另一个问题浮出水面,如果老师都没有读过几本好书,要怎么向学生推荐呢?怎么能够在任何一堂课中,都能信手拈来几本切题的好书呢?除了课前有意查阅资料外,我更倾向于老师也同时扩大阅读量。肖校长曾说:“学生是成长中的学生,老师是成长中的老师。”教学相长,老师在成为一个好老师前,必然先是个好学生。学习能力在当今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会学习必然会被淘汰。可不可以用一种手段“逼迫”老师扩大阅读量呢?比如,全体教职工定期举行读书交流会,互相推荐所读好书;读书书目和读后感定为每个教职工绩效考核的一部分……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年轻老师成长更加迅速,一定能在阅读中对人生、教育有更深刻的感受。以前总说做教师久了知识就会掏空,倘若能不断补充心灵养分,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给予学生优质的启迪和建议,教育现状的改变,指日可待。

倒水之前要喝水,要选择适当的方式倒水,倒出的水一定是最优质的水,一定是活水。这就是倒水的学问。

 
豫ICP备1902763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