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上午,数学组在潘老师、黄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数学的新课标,其中重点讨论了数学活动。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一节完美的数学课,她应该知情交融,师生互动;她应该充满了童趣、乐趣。40分钟的数学课,像磁铁那样把每一个孩子的心紧紧地吸在一起,把时空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
“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的情境”,目前已为广大数学教师所接受。但是,情境不应只是绚丽多彩的动态画面,其要害是必须暗含着数学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儿童学习数学的本质是一种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提炼出数学模型,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学问题可以来自数学外部(即现实的生活实际),也可以来自数学内部;数学问题可以是学生自发探究生成的,也可以是教师事前有目的地预设的;数学问题可以出现在课始,也可以出现在课中、课尾……所有的问题情境只要能产生儿童认知的“不平衡”,引起他们的思维冲突,就能激起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就会出现发展,就会使教学过程始终在动态平衡中前进,就能达到有效学习。
数学,对小学生说来,是自己对生活经验中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密切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学起来必然亲切、实在、有趣、易懂。比如在一次“年、月、日”的课上学生对这一内容并不陌生时,我们可以提出挑战性的问题:“你们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一年有多长?一个月有多长吗?” “时间”是最抽象的,它看不见,摸不着也抓不住。由于教师别具一格地让学生利用他们自己的贴身经验活生生地把它“物化”出来,让孩子们自己去感受,去体验,他们才真正感到“年、月、日”就在自己的生活周围。“你们已经了解了年、月、日那么多知识,那么还想知道些什么?”教师可以试探性地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孩子们可毫不客气地说:“我想知道大月、小月是谁规定的。”“二月份的天数为什么这样少呢?”……一连串问题又激起了大家探索新知的愿望,而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有的放矢地找准新知的切入口,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把问题再一次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随着讨论,老师们都打开了思路,相信在下学期的教学中,我们的课堂孩子们会越来越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