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授《勾股定理》一节是这样引入的:课前,让每个学生收集关于勾股定理的一些信息,并且在小组内进行整理,上课时,每个学习小组将本组收集整理出来的内容和其他小组交流。让学生通过对勾股定理的相关知识的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对勾股定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并通过形形色色的相关故事、传说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很顺利的导入新课。
情境引入后,利用直角三角行的三边分别向外做正方形,再利用三个正方形的面积的关系从而得到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有了情境作为基础,学生在接受时也不会感到太困难,这样自然过渡到勾股定理的证明,有了引入的基础,学生对定理的几何证明方法便不陌生了,而且掌握起来也相对容易.
在这一节中,我还设计了多种教学形式,如让学生收集有关勾股定理的相关知识,自己寻找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这当中还有部分学生自己动手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了相关课件,都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知欲望。因此,应将知识游戏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这样一定能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由每个学生自己小结,然后由小组代表发言,汇总,把教师单个作小结变成了课堂上人人作小结,有助于学生概括能力、抽象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由于人人都要作小结,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主动性加强。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迸发出无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使他们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成为真正的发展中的、有着创造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