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国际学校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找回密码
  教学反思
 
 
 
广告2
广告1
lyis位置:洛阳理思实验学校(原洛阳国际学校) >> 小学部 >> 教学反思 >> 浏览文章  
激活智慧,用心教育
2015-3-6 16:32:42 本站原创 小学部 邢梅珂 【字体:

洛阳国际学校寒假教师培训如期而至,,崔校长带领新老教师在两年多的办学实践基础上对学校的“全人教育模式”进行了新的学习和思考。

对我个人而言,体会最深的就是我们“学、研、思、智”的教师发展模式中的“智”。“智”即“智慧”,需要我们用教师的智慧去做智慧的教育。智慧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唤醒、发展学生“智慧”,这就要求教师先有“智慧”,而这个智慧不等于知识,而是需要教育者活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原理,善于捕捉学生那些稍纵即逝的智慧火花,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LYIS人追求智慧教育,我们用智慧挖掘学生沉睡的潜力,我们用智慧铸造课堂的魅力,我们用智慧享受教学的乐趣。我智引我强!”这是我校对于“智”的中文阐释,崔校长也长提:教师要用自己的智慧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努力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用智慧引领教育,让教育生成智慧。那么究竟在实际操作中的智慧教育到底是什么?我认为教育智慧不仅仅是我们理解的高水平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把控,更是一种转化师生矛盾的艺术,是一种正确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技巧,是洞察学生的心灵,捕捉学生情绪的微妙变化的本领……最简单的说,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其实就是教师课堂教育智慧的表现。比如:学生一句小声的嘀咕,也许是思想疙瘩的流露;一个困惑的眼神,可能说明了学习中的疑难。这些信号,教师要迅速地捕捉住,并据此做出不同的判断,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容量和教学步骤。在我们从高大上的角度去思考什么是智慧教育的时候,不免先从小抓起,从不起眼的小智慧做起。

教育智慧的形成不是一种天赋,而是来自后天的训练、需要我们变“死教书”为“活教书”,先激活自己的“智慧”,然后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积累,培养自己举重若轻的气度和化难为易的本领。智慧教育也并非一种单纯技巧,而是植根于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学生浓厚的爱,建筑在事业心与责任感的基础之上,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人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取决于教师热爱学生和全心全意做自己的事业的赤诚之心。

    

 
豫ICP备1902763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