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3日的教师培训中,听了王志奎老师的讲座,从中受益匪浅,老师主要从推进新课改、老师在课堂中要有机智、预见性、课堂语言的把控能力、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
首先新课改有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教师。新课改的实施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老师们的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坚持来完成的。不仅如此,老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改变自己的角色即主导者到引导者的转变,放手课堂,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在课堂教学中要大力提倡学生主动参与,放手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觉地去思维、质疑,能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学生自由思维的空间。教师真正的成为学生发展的助手,参谋与引导者,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共同研究、探索、解决疑难。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机智要有预见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是所有孩子都会跟着老师的思路在思考,总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这就需要老师能迅速、正确、活络地做出剖断、处理,使课堂达到平衡。课堂教学机智是扣动学生心弦的共鸣力与传染力,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具备观察的敏锐性,思维的灵活性,果敢性和处理的巧妙性,从而营造一个和谐的、思维碰撞的课堂。
最后,怎样让学生在欢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这就考验了教师对课堂语言把控能力和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这两个方面。教师教育学生,靠的是“言传身教”。 而现代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是让学生“会学”和“乐学”, 因而幽默的教学语言在课堂教学中愈显重要。如果教师的课堂语言幽默诙谐,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兴趣盎然,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调动起来,学习效果自然事半功倍。二者相辅相成,学生才能更好更快的“会学“和“乐学”。
这是我对本次培训浅显的一些理解,通过这次培训进一步了解新课改以及教师自身素养的的重要性,一位好教师不是看你教会了孩子多少知识,而是从你这里学会了多少学习的方法。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我会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地学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