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典故洛阳】——不食周粟(第六期)

洛阳理思实验学校
2020年08月21日 11:46

图片

成语背景:

本期成语故事发生在今洛阳地界周武王继位而拥兵伐纣,伯夷和叔齐认为诸侯伐君以为不仁,极力劝谏。武王不听,决意灭商。伯夷、叔齐对周武王的行为嗤之以鼻,誓死不作周的臣民,也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洛阳市偃师市邙岭乡),采野果为生。 

宝贝们,

准备好,故事开始喽!

让我们来发现还有哪些与我们家乡

有关的亮点吧图片

【成语】         

不食周粟

【拼音】       

bù shí zhōu sù

【释义】粟:小米,泛指粮食。原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指清白守节。【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商朝末期,位于今河北东部的孤竹国国君有两个儿子,大的叫伯夷,小的叫叔齐。孤竹国君喜欢小儿子叔齐,临死前立下遗嘱让叔齐接班。老爸死后,叔齐不愿意违背立长子为王的规矩,坚持要让位给哥哥。为了让弟弟安下心来做国君,伯夷偷偷地离家出走了。哥哥出走后,叔齐也离开了王宫,四处寻找哥哥。两人团聚后,决定不再回孤竹国。
听说西伯昌(即周文王)比较尊老敬老,兄弟俩便一起投奔,并在那里定居下来。文王死后,武王继位。继位后的武王扩充兵力,准备讨伐商纣。当周朝的军队进军到今洛阳孟津地带时,伯夷叔齐瞅机会跑上去,扣马而谏,认为周武王此举不孝顺、不仁义。武王的将士听后,非常生气,拔出剑来要杀他们,幸被姜太公制止。姜太公说:“这是两个讲道德的人。”并要求将士不要为难他们。
 武王伐纣成功,天下一统为周,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件可耻的事,两人决心不做周臣,不食周粟。兄弟两个离开周朝的统治区,到一个叫首阳山(洛阳市偃师市邙岭乡)的地方隐居下来,靠采集山上的薇菜充饥。一位妇人看到他们后说:“你们不吃周朝的粮食,可你们现在采摘的野菜也是周朝土地上生长的呀!”二人一听,心想,这天下的一草一木都是周朝的,决定绝食等死,临死之际,他们还唱了一首歌,歌曰:“用暴虐代替暴虐啊,还不知道错在你自己。神农、虞舜、夏禹的盛世,忽然间都已消逝无迹,我们的归宿在哪里?”
 伯夷和叔齐为了坚持自己的立场,宁愿饿死也不吃周朝的粮食,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上。伯夷、叔齐这种坚持原则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除了要有气节外,也要适当掌握变通的技巧,分清楚事情的轻重缓急。

 撰  稿:校  办

 编  辑:校  办

 审  核:校  办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学校网址:www.lyis.cn
总校电话:0379-65861111、65862222
小学部:0379-60159259
国际部:0379-60119800
中学部:0379-60129259
学校地址:洛阳市 洛龙区  唐坊街6号
微信账号:luoyangguojixuexiao
咨询邮箱:xiaoban@lyis.c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洛阳理思实验学校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