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国际学校
 
  IB PYP小学项目
 
 
 
lyis位置:洛阳国际学校 >> 国际部 >> IB PYP小学项目 >> 浏览文章  
概念驱动 探究为主——国际部项目发展势在必行
2018-1-12 16:35:36 本站原创 国际部 李梦嫣 【字体:

    IB PYP(小学项目)的研究发现,前人的重要结论和重大思想都可以被整编到一组重要概念形式、功能、因果、变化、联系、视角、责任、反思之下。概念有助于学习的整合,加强课程的连贯性,深化对学科的理解,培养探究复杂的思想观点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掌握了这些概念作为思维工具后,学习者就可以全方位和多角度的思考问题,最终成为有大智慧和有独特思想的人。

超学科探究课的终极目的是培养思维和形成理解而不是背他人的理论或者记住大量零散而有毫无关联的知识。因此IB PYP(小学项目)将概念作为探究的必备工具。教学是否贯穿概念就成了IB探究学习是否正宗的重要标准之一。

LYIS国际部始终致力于对概念驱动型探究课堂的研究与开发,给孩子们上最正宗的探究课。为此国际部不定期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学习发达城市IB学校的先进经验,并对国际部全体教师进行培训。为了将探究模式进一步落实在基础教学中,国际部组织教师开展的学科整合探究观摩课,大家在一起相互观摩学习,共同探讨国际部项目发展的新思路。

点击浏览下一页

1月12日上午,由国际部徐青老师和王明老师带来的一堂生动有趣的学科整合探究课不禁让听课老师们眼前一亮。本次学科整合课的探究主题是说明文阅读,涉及的相关概念有:形式、功能、因果、责任等。整堂课分为谜语导入、KWL表格、智慧碰撞、BUS STOP、说明方法介绍、小练笔几大部分。教师从“统治课堂”到“把课堂还给孩子”,支持、鼓励、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探究。导入部分,身为英语老师的王明老师用几个有趣的英语谜语引出探究对象。接着以“抢红包”的形式给四个小组分配不同的说明文文章,小组成员完成自己的KWL表格,分享自己的已知知识与渴望得到的知识。接着徐老师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让孩子们判断正确与否,由此带着疑问回归文本,小组讨论学习,获取新知。仅学习一篇说明文并不能从中概括出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因此徐老师与王老师精心设置了BUS STOP”的课堂活动环节,让全体学生跟随音乐动起来,由各个小组“Speaker”为大家分享交流本小组的观点,并评选“Who is a good speaker?”知识梳理环节由老师引导孩子们总结说明文的方法。课堂小练笔环节给孩子们分发头饰,孩子们根据头饰内容写一段小说明文,让其他同学猜正确答案。最后选出“探究之星”以及“优秀探究小组”。整堂课的评价过程融合了IB项目的十二种基本态度与十大培养目标。

点击浏览下一页

 

点击浏览下一页

 

点击浏览下一页

 

点击浏览下一页

传统的课堂过多的考虑一节课下来教了多少知识,仅仅把注意力放在学习的结果上。出于盲目追求高效率,教师被迫尽可能的去缩短学习的过程,以节省时间。因此学生的任何与“正确答案”不一致的行为或想法,会立即遭到粗暴的纠正和打断。然而IB项目认为:学习是一个“试错”过程而不是“真空状态”下的理想实验。被成人严格控制和保护下的学习,看似高效实则虚假和无效。探究应该是“实验和尝试各种可能性”、“以各种方式解决问题”和进行“探索、思索和质疑”。在课堂上孩子们产生了不同的见解,也出现了错误的认识,而执教老师并没有去打断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是以提出疑问的方式让孩子们自己发现自己认识的不准确性。这样,孩子在具体的情境下得以探索方法和效率之间的微妙联系。按照国际化的教育理念,教师不再是“权威的化身”和“知识的源泉”,而是“煽动”学生“学习之火”的人。

点击浏览下一页

 

点击浏览下一页

下课后,所有的授课教师不仅仅分享了课堂教学设计意图和原理,还对当堂课的教学得失进行反思所有参与观摩课的老师也纷纷发表自己的感想与收获。徐老师说:“这堂课的灵感来源于12月的广州之行,通过几天的学习交流,自己的思路开阔了许多,有了不少的新灵感、新想法,看来外出学习对我们青年教师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真正摸清IB的内核,才能更好地开展概念驱动型探究课程。”接下来,其他语文老师也把他们语文学科整合教学的实践经验与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

点击浏览下一页

最后李校长说:“IB作为一种公认的优质国际教育品牌,要在中国的国情和洛阳环境下生根开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也不是一件无法实现的事,我们需要集思广益,齐心协力做好这件事。只有教育工作者真正能够沉下心来去不断学习才会有所成就。”

点击浏览下一页

 
豫ICP备:1102628号